《一念关山》大结局:5次反转,9人牺牲,初月最悲情,萧妍最意外



二皇子的一个举动,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。

二皇子被贬天门关,以为自己再也没有回皇城的希望了,于是勾结了北磐人谋反。

讽刺的是,二皇子刚给北磐打开城门,就收到了安帝封他为太子的消息。

二皇子喜出望外,城门却来不及关上了。

北磐人长驱直入,来势汹汹,安国和梧国都面临亡国的危机。

和北磐的那一场恶仗,打得非常惨烈。

《一念关山》大结局的悲惨超出想象,5次反转,9人牺牲,初月最悲情,萧妍最意外。

钱昭和孙朗战死

钱昭本想手刃梧帝。

梧帝昏庸无能,却好战喜功,导致一众将士牺牲,钱昭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死在了战场上。

钱昭发誓要为弟弟报仇,亲手杀了梧帝。

可当钱昭看到前方烽火燃起,出现紧急军情,钱昭放下了个人恩怨,放过了梧帝。

钱昭知道,北磐入侵,梧国不能发生动乱,抵抗北磐还需要梧帝的领导。

关键时刻,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格局。

梧帝也痛定思痛,亲自上战场,为自己赎罪。

而本想杀了梧帝的钱昭,却为了保护梧帝,被北磐人所杀。

钱昭成了六道堂小分队第一个下线的人。

于十三取了北磐首领右贤王的首级,初战告捷,元禄欢呼着赢了,孙朗却笑着倒下了。

孙朗对于十三说:

“我好疼啊,臭十三,你怎么不早点来啊?”

之前的并肩作战,总有于十三来救孙朗,而这次,孙朗没能等到于十三。

于十三泪流不止,接连失去两位好兄弟,于十三已做好最坏的准备。

于十三将生还的机会给了元禄,让元禄去安国都城送军报。

于十三的本意,是将元禄支开,毕竟右贤王虽然败了,北磐的进攻不会停止。

元禄才十八岁,从小就有心疾,宁远舟也最疼元禄,于十三必须要保证元禄的安全。

然而于十三的善意,却成了元禄的催命符。

元禄成为杨盈的白月光

元禄为了赶路去报信,劳累过度,拼着最后一口气到了庆国公府。

李同光得知北磐入侵的消息,闯宫去见安帝。

安帝却将李同光囚禁了。

安帝的反应,是《一念关山》大结局的第1次反转。

二皇子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,封锁消息,不让安都知道军情。

而安帝也顺势装聋作哑。

面对侵略,安帝想的竟是利用战争,树立自己的威望。

安帝的算计很“精明”:把那几座城池送给北磐,和北磐做交易,而后让北磐假装败给他,这样他就可以成为英勇御敌的明君。

安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,已经丧心病狂了。

北磐人一旦进来,就会攻城掠地,他们怎会信守承诺,见好就收?

到时候安国和梧国都会成为北磐人的肥肉。

元禄用命来报信,换来的就是安帝的卖国求荣。

元禄死在了杨盈的怀里,终于对杨盈表白。

其实元禄早就喜欢上了杨盈,可他不敢把自己的心意说出来。

元禄知道自己短命,活不过20岁,没有运气做杨盈的驸马,只能把爱意埋藏在心底。

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元禄才说出心里话,没给自己留遗憾。

元禄死后,杨盈仰天痛哭,为他穿素衣。

杨盈嫁给李同光后,和李同光相敬如宾,但杨盈的心里始终有元禄的位置。

那个爱笑的少年,成了杨盈永远的白月光。

有的人,遇见过就是谁也替代不了。

李同光上位

安帝派初国公去迎战,却不给足兵器和粮草,就是要让初国公去送死。

初月为了自救,偷偷带走李同光,和李同光谈合作。

李同光却利用这个绝好的机会,让自己平步青云了。

安帝封二皇子为太子的大典上,宁远舟和任如意逼着安帝发兵对付北磐。

任如意为了震慑安帝,当场刺杀二皇子。

还有一口气的二皇子,被邓恢活活掐死。

这就是通敌叛国者的下场。

李同光却趁乱拿下了宁远舟和任如意,假装救驾,实为上位。

安帝被李同光的侍卫刺杀,李同光传假诏,称安帝让他辅佐三皇子登基。

李同光摇身一变,就成了安国的摄政王。

这是《一念关山》大结局的第2次反转。

李同光上位后的第一件事,是娶任如意。

李同光对师父任如意的执念,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。

李同光为了得到任如意,竟然给任如意下了药,强行要和任如意洞房。

宁远舟抢婚,当场和任如意拜堂,因为他们都知道,很多事情现在不做,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了。

李同光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,在出兵之前迫切想要满足自己的愿望。

乱世,让李同光更加疯魔。

杨盈求嫁李同光

任如意扔掉的那件婚服,杨盈捡起来穿上了。

这是《一念关山》大结局的第3次反转。

杨盈手里有梧国国书,梧帝表达了想和安国联手抗敌的意愿,李同光不会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。

这个时候两国和亲,是最好的选择。

李同光有了梧国的扶持,可以名正言顺做安国的摄政王;而杨盈也可以满足自己的野心,抬高自己的地位。

李同光和杨盈,其实是适合结婚的。

两个人有相似的难堪出身,又都有野心,他们本质上是一类人。

更重要的是,一场联姻,可以换来两国的和平。

在家国兴亡面前,个人的幸福,是可以牺牲的,这是杨盈令人钦佩的大局观。

梧国皇后萧妍,同样是个了不起的女人。

萧妍皇后太意外

李同光带兵上了战场,宁远舟生擒了北磐左贤王。

然而,北磐狡诈,在交投降书的时候,放了炸弹。

梧帝和初国公,被炸身亡。

初国公死后,初月成为了新的初国公。

一个人倒下,就要有新的人顶上,前赴后继,死而后已。

梧帝能够战死沙场,或许是他最好的结局。

梧帝牺牲后,梧国动乱。

宰相章崧想要做摄政王,派人刺杀丹阳王。

内乱的局面下,皇后萧妍出面,直接稳住了章崧和丹阳王。

皇后原本想当太后,但在国家危急时刻,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还没出生,不能依靠,国家需要一位明君来掌管朝局。

章崧和丹阳王对战事的不同态度,让萧妍做出了选择。

章崧想要守城,而丹阳王要进攻,很显然,丹阳王的做法,才能永绝后患。

萧妍力保丹阳王登上皇位。

同时,萧妍凭一己之力,化解了丹阳王和章崧的恩怨,牵制了丹阳王,也敲打了章崧。

《一念关山》大结局:5次反转,9人牺牲,初月最悲情,萧妍最意外

不愧是有野心想做太后的女人。

《一念关山》大结局的第4次反转,是英王趁乱谋杀丹阳王,想做皇帝。

幸好宁远舟和任如意眼光敏锐,及时发现了英王的问题,避免了一场宫廷政变。

英王因谋逆罪被诛杀。

丹阳王即位,御驾亲征,然而路途遥远。

丹阳王的援军迟迟不到,邓恢、于十三、宁远舟相继战亡。

李同光疯到了最后

李同光的错误决定,害死人。

李同光因为受不了北磐的挑衅,冲动之下,做出了错误的战略部署。

本就是敌多我寡,敌强我弱的战争,李同光却下令两边包抄,结果本就薄弱的兵力,直接被分散了。

更要命的是,李同光在战场上心软,优柔寡断。

邓恢为保护李同光而牺牲。

李同光的鲁莽,让局势更加不利。

那一日,大雪。

初月和于十三在战场上并肩作战,初月说,这算不算我们共白头。

于十三说,我带你回去。

那一幕,也成为了初月和于十三的诀别。

于十三被炸伤了双眼后,还护送初月出了城门,而后于十三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,奋力杀敌,直到战死。

于十三早就知道自己的下场,所以才不敢对初月表白。

不能实现的承诺,不如不许,毕竟活下来的人还要好好活着。

于十三外表风流不羁,其实他很重情重义,他说过:

“我于十三,这辈子要喝最烈的酒,看最美的姑娘,交最好的朋友,打最漂亮的仗。”

这么热烈地活过一场,就是不枉此生。

李同光在害死了邓恢和于十三后,羞愧不已,独自闹着去取北磐狼王的首级。

结果可想而知。

寡不敌众的李同光,在宁远舟的护送下,才侥幸逃了回来。

宁远舟也因为保护李同光,不幸战死。

任如意被追封

六道堂小分队全军覆没,宁远舟牺牲在了任如意的面前。

宁远舟之死,成了压垮任如意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任如意接力去完成宁远舟没有完成的事业,去刺杀北磐狼王。

任如意本就是出色的刺客,在她的谋划下,不仅刺杀了狼王和新左贤王,还炸了北磐贵胄的营帐。

任如意用的,是元禄留给杨盈的火雷弹。

贝博官方bb艾弗森

任如意和敌人同归于尽,死后被追封为宣平侯。

正是有了任如意的壮举,安国和梧国才有了喘息的时间,等来了丹阳王的援军。

任如意不是殉情,而是殉国。

死去的人一了百了,活着的人才最痛苦,所以任如意去刺杀狼王,初月没有阻拦。

初月在失去于十三后,彻底心如死灰。

初月太悲情

《一念关山》大结局的第5次反转,是十年后的初月。

初月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,遇见了一个叫宁十三的小男孩,他说自己母亲姓任,还有个妹妹叫任禄。

很显然,宁十三和任禄的名字,是为了纪念于十三和元禄。

可这个时候,宁远舟和任如意已经牺牲十年了,他们根本没生过孩子。

初月主动要去宁十三的家里做客,眼前是那些故人策马奔腾的洒脱模样。

初月说:

“这里晴风朗日,草长莺飞,是我此生见过的最美好的风光了。”

这也暗示着,初月死后来到了另一个世界。

那里有任如意和宁远舟,也有于十三。

初月“求死得死”,才是全剧最大的泪点。

初月在战场上留下的心灵创伤,十余年都没有治愈,她一生没有嫁人,因为没有人能比得上于十三。

在另一个时空里团圆,那里没有战争,没有纷扰,或许也是另一种圆满。

对于初月来说,这样的结局才是解脱。

关山难过,却一念关山。

那些为家国大义而战的人,他们每个人都是英雄,都该被铭记!

#文章首发挑战赛##一念关山大结局#